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(NCC)於去年底發布「112年通訊傳播市場報告」,針對我國消費者使用行為與趨勢調查結果及產業供給面資訊,進行綜合觀察與比較分析,內容並涵蓋我國與國際通傳市場發展概況以及重要議題追蹤,提出全面性的通傳市場發展概況與趨勢研析。
NCC表示,依據112年消費者使用行為調查結果顯示,我國16歲以上民眾超過5成在住處僅用行動電話通話;約2成5民眾由4G轉換至5G服務;行動上網流量方案,仍以選擇「吃到飽(不限速)」的比例(68.3%)位居第一,多數民眾對於4G/5G行動電話網路傳輸速度及涵蓋率滿意度也較111年提升。另外,民眾使用網路語音通話服務占比高達98.9%,以使用「LINE」服務為多數;平均一週撥打網路電話的通話時間(7.33小時)遠高於行動電話(1.62小時),可見行動語音功能逐漸被網路語音通話取代。
調查結果也顯示,民眾網路資訊獲取方式以「搜尋引擎」為主,對於確認資訊真實性的方式,則以「找其他網站的資訊比對」占比最高,但不會確認網路資訊真實性比例攀升;民眾對於過去一年內曾遇到的網路狀況,以「網路詐騙」與「個資外洩」情形較多,二者也是民眾使用網路的主要擔憂;超過6成民眾遭遇過電話詐騙或網路詐騙情形,8成(81.1%)係透過「行動電話」接收到詐騙,在接觸到詐騙後所採取的行動,超過8成民眾會「直接掛斷/不會採取任何行動」,其次為「提醒親友提高警覺」(21.4%)。
NCC指出,根據這次調查,我國16歲以上民眾主要的收視來源仍以有線電視(61.7%)為主,其次為中華電信MOD(13.1%),而線上串流影音OTT TV(12.9%)已超越無線電視(9.5%)。對於電視節目內容可能包含置入性行銷、贊助或冠名贊助情形,超過8成民眾(80.4%)表示知道,然而超過7成(73.4%)的民眾不知道新聞節目不可包含置入性行銷行為。在獲取新聞資訊管道方面,以電視(72.6%)為主,其次為透過網路入口網站/App(如 Yahoo、Google、LINE TODAY 等),以及即時通訊(如Facebook Messenger、LINE等),占比分別為41.5%和38.3%。
NCC強調,112年額外調查COVID-19疫後民眾的數位應用情形,顯示疫情期間為保持社交距離所實施的防疫措施,促使民眾的工作和生活型態有所改變,超過4成民眾使用數位服務的頻率增加,其中網路購物/外送服務、視訊會議、線上學習等,為最主要增加的使用服務。
NCC表示,我國電信市場營收於111年止跌回升,隨著5G用戶數逐年增加、產業佈建成本逐漸回收及疫情加速各產業數位轉型需求提升,連帶促使電信市場整體營收成長,從102年3,788億元下滑至110年2,765億元的電信營收,於111年止跌回升至2,851億元;行動通訊帳號數111年突破3千萬戶,固網寬頻帳號數成長至655萬;接取500M至1G以及1G以上之合計帳號數,於111年占整體比例13.5%,較109年成長2倍,顯示民眾對高速上網的需求日益增加。
NCC說明,該報告除呈現產業調查結果與分析外,亦關注國際5G應用、海纜佈建情勢、低軌衛星發展、OTT TV規管政策、網路不實資訊,以及網路內容治理等議題,並納入研析,豐富的研究成果除供NCC監理政策之重要參考外,亦提供相關產官學界研究參考。歡迎有興趣者上網查閱:
https://www.ncc.gov.tw/chinese/news_detail.aspx?site_content_sn=5023&cate=0&keyword=&is_history=0&pages=0&sn_f=49716
連絡人:簡任視察 林淑齡
電 話:(02)3343-8105
行動電話:0937-859-982